年初以来,马村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质服务为支撑,积极投身于乡村全面振兴新突破行动之中,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热景象。目前,全乡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振兴动能持续集聚。
走进马村乡现代蔬菜园区,250余栋大棚鳞次栉比,红薯苗青翠欲滴,辣椒果实累累,工人们正在除草浇水,劳动现场一片繁忙。近年来,园区着眼市场化、企业化、标准化发展,聚焦招大引强,不断增强龙头带动能力。招引了全国最大的红薯种植企业河南薯民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园区,与河南省农科院及郑州师范学院合作成立育苗实验室,租赁蔬菜大棚91座、温室大棚15座发展优质红薯苗种植,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并与舞阳红满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投资2000万元,租赁园区162座大棚发展羊肚菌种植,产品远销法国、美国,年产值超1500余万元。“作物育苗、采摘、加工期间,园区的日均用工量基本保持在200人以上,全部都是当地村民,每人每月预计增收2500元,同时还可带动附近村民参与生产实现增收。”河南薯民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江涛说。
为促进食用菌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深化,马村乡通过“以商招商”模式,今年6月份,党委副书记、乡长冯小倩亲自带队奔赴西安,成功招引了珍稀食用菌三产融合产业园建设项目入驻马村乡。该项目将在马村乡龙马社区建设厂房1座、保鲜室1间、恒温室2间、32间珍稀菌种生产车间及食品罐头生产间33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马村乡食用菌深加工水平,推动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为了确保园区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马村乡严格按照“盯人促事”“盯项目促进度”的工作思路,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当好项目建设的“协调员”“办事员”,使企业在7月份便完成了厂房租赁、手续办理、注册成立等工作,并将在10月底前完成生产线的安装投产。
今年5月底,总投资3.5亿元,年产优质褐松茸、雪松茸约4000余吨,产值达4800万以上的舞阳县绿网菌业科技产业园已经投产运营。7月初,马村乡又从南阳招引了活性多肽萃取项目,该项目除建设一条干制食用菌生产线外,还将建设一条食用菌罐头生产线和一条食用菌多糖、多肽萃取生产线。至目前,已经完成食用菌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的马村乡,将迎来食用菌产业发展新一轮高速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项目。下一步,马村乡将依托产业发展优势,与舞阳绿网菌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及新招引项目等进行深度对接,并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庭院’方式,把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大更强,使食用菌的品牌叫得更远更响。”县委常委、马村乡党委书记韩亮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