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乡依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标对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创新工作思路,据实量力而为,奋力争创“生态宜居星”,逐步形成了“环境美观、村村不同”的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
一是坚持“一个标准”构筑环境整治“桥头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量大、任务重,“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后,马村乡坚持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生态宜居星”创建标准,组织专班对辖区内人居环境工作目标任务及举措重新进行细化。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了“支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村民”的工作模式,严格按照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工作要求,以“开展六清、整治六乱”为抓手、“四起来”为目标,通过统一部署、统一标尺、统一行动,以“一个目标干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决心,坚持“一天一清理、三天一整治、一周一督查”,确保了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打造“一支队伍”勇当党员群众“领头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作。马村乡全体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每月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乡党员、群众对各村干道进行卫生清扫,积极引导群众做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整治行动,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乡村环境,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同时,以整治活动为载体,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党群齐动”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积极性,引领人居环境高效提升,在实现“支部过硬星”的同时点亮了“生态宜居星”。截至目前,共组织村民集中开展清理行动80余次,参与村民2.5万人次,动用车辆机械500余台,清理生活垃圾、淤泥、建筑废料、干渠垃圾等垃圾1500余吨,拆除路障及残垣断壁362处,清理牛皮癣1000余处。
三是形成“一种文化”聚力赋能争做“排头兵”。人居环境整治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宜居,这一过程离不开强硬支部的引领,更离不开长效常态的生活习惯改变和文化氛围形成,全乡上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环境整治与移风易俗有机结合起来,以环境美激励群众对精神美的追求,实现农村由外在美到内涵美的提升。坚持群众参与、群众主导,积极开展“五美庭院评比”“文明家庭创建”“小手拉大手”“一宅变多园”等活动,定期组织人居环境整治竞赛,通过现场观摩、对比打分的形式进行评比,模范户予以物资奖励,打破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僵局,使“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不断提升了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截至目前,共创建“文明家庭”60余户、“五美庭院”850户、“五好家庭”16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