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评文件拟审批公示

环评文件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舞阳县新阳公共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舞阳县纬五路(宁波路至深圳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日内反馈我局开发股。联系电话:0395-7121061 

附表:1

项目名称

舞阳县纬五路(宁波路至深圳路)新建工程

建设地点

漯河市舞阳县西苑新区廉租房北侧,西起宁波路,东至深圳路

建设单位

舞阳县新阳公共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河南汇能阜力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道路全长502.879m,道路红线宽30m,其中机动车道宽16m,两侧人行道各宽4.5m,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各宽2.5m,雨污水管道铺设、绿化亮化等,同时包括给水、照明、通信等配套工程

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1)废气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扬尘、施工机械和汽车尾气以及路面铺设中产生的沥青烟。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场地加强洒水抑尘,禁止露天堆放散装物料;控制运输车辆冒装渣土、带泥上路和沿途撒漏污染,确保密闭运输;裸露地面采取绿化、硬化、洒水、覆盖等措施。另外,本项目采用外购沥青混凝土,采用密闭沥青混凝土拌和运输,因此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运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汽车尾气,评价建议加强道路交通的管理,加强交通巡查和道路养护等,使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经采取以上措施,运营期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2)废水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人员均不在项目区食宿,施工人员入厕依托周边公厕,在整个施工期间仅有少量的洗脸和洗手废水产生,该部分废水经过简单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因此,工程实施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来自降雨时产生的路面径流,通过路面设置的雨水排水系统排入市政管网,不会对沿线水体造成影响。因此,工程实施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在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运输线路等措施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通过采取加强道路管理、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对敏感点的影响。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建成投入营运以后,距离道路1m范围外的噪声值可以满足2类标准要求。考虑到植被吸收、建筑物遮挡等各种因素,实际的噪声达标距离要小于上述理论值。因此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拟建道路施工及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清理地面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施工产生的弃土和建筑垃圾拟全部清运至垃圾堆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散落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项目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

5)生态影响

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期主要是工程施工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性质,地表植被破坏及工程挖填方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项目建成后,随着道路绿化的实施,区域植被数量将有所增加,生态环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环境保护主管部拟审批意见

一、同意环评单位所做的环评结论,原则批准《舞阳县新阳公共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舞阳县纬五路(宁波路至深圳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本项目位于漯河市舞阳县西苑新区廉租房北侧,西起宁波路,东至深圳路道路全长502.879m,道路红线宽30m,其中机动车道宽16m,两侧人行道各宽4.5m,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各宽2.5m,雨污水管道铺设、绿化亮化等,同时包括给水、照明、通信等配套工程。认真落实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保投资,不得擅自变更。

三、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人员均不在项目区食宿,施工人员入厕依托周边公厕,在整个施工期间仅有少量的洗脸和洗手废水产生,该部分废水经过简单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来自降雨时产生的路面径流,通过路面设置的雨水排水系统排入市政管网,不会对沿线水体造成影响

四、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扬尘、施工机械和汽车尾气以及路面铺设中产生的沥青烟。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场地加强洒水抑尘,禁止露天堆放散装物料;控制运输车辆冒装渣土、带泥上路和沿途撒漏污染,确保密闭运输;裸露地面采取绿化、硬化、洒水、覆盖等措施。运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汽车尾气,评价建议加强道路交通的管理,加强交通巡查和道路养护等,使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五、项目在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运输线路等措施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通过采取加强道路管理、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对敏感点的影响。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建成投入营运以后,距离道路1m范围外的噪声值可以满足2类标准要求。考虑到植被吸收、建筑物遮挡等各种因素,实际的噪声达标距离要小于上述理论值。

六、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厂区运输噪声和设备噪声。对于运输噪声环评要求采取控制行车速度、禁止厂区内鸣笛、控制作业时间等措施;本项目设备噪声源主要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配套风机等设备产生的空气动力学噪声环评要求采取建筑隔声、基础减震等综合防治措施,经预测项目采取环评要求的措施后,四周厂界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1类标准的相关要求。

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本批复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防治污染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环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