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2010年第68期


我县银企合作成果丰硕会签信贷资金10亿元 9月2日,我县召开2010年银企合作对接会。会上,7家金融单位与31家工业企业签订信贷意项36份,协议资金10.2亿元。(县人行) 我县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统计联络员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统计联络员体系。二是完善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指标和填报方法,明确报送关系和时限要求。三是实行能耗月报制度和季度公示制度。四是对全县375个公共机构(含所有下属机构)的经费来源、公务用车数量和单位耗能设备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目前,已完成全县所有公共机构基本信息的统计上报工作。(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我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 今年共争取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00万元,用于补助农村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和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平均每户6000元,最高不超过15000元,改造工作将在今年12月20日前全部完成。(县住建局) 县卫生局四项措施规范新农合资金管理 一是限定次均住院费和单病种费用最高限额,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二是严格控制自费项目,清除不合理收费、违规收费等行为,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三是制订考核细则,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考核,动态掌握医院的次均费用、补偿比例和基金运行等情况。四是在县合管办设立举报电话,定期对全县大额补助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县卫生局) 县民政局加强城市低保管理工作 一是加大低保对象核查力度,对列入审核的低保对象进行逐户核查。二是根据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对纳入保障范围的低保家庭重新核定补差标准。三是及时公开已纳入低保和新申请低保对象相关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全县新增低保户171人,审减349人。(县民政局) 县文明办积极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一是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开设《文明单位巡礼》专栏,对涌现出的省、市级文明单位事迹予以报道。二是指导申报单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创建档案,提升创建水平。三是组织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岗位争创和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四是完善半年自查、年终考核、不定期抽查、定期汇报和联席会议制度,对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县文明办) 县工商局多措并举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 一是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项目和集聚区发展的重点项目,放宽注册登记条件、出资标准和场所审查,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二是为政府及投资者提供产业分布、经济结构、产业规模等经济信息,促进集聚区科学布局。三是支持跨区域、跨行业企业在集聚中重组,鼓励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等方式,拓展融资新途径;指导帮扶企业开展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争创活动。四是深化政务公开,落实效能制度,精简规范审批事项,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五是实行工商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定期走访,跟踪服务,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县工商局) 县财政局扎实安排全县农业保险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农业保险的宣传、组织和监督工作。二是通过电视、网络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知识,发放公告2000张,知识手册2600册。三是深入各乡镇督导工作落实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县农业保险保费收缴和保单签订工作将在9月7日前完成。(县财政局) 吴城镇平安建设工作见成效 一是为镇综治办更新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施,充实专职巡防队伍。二是安装10套监控设备,对镇区实施24小时监控,在35个行政村安装“平安大喇叭”,加强村级平安互助网络建设。三是开展“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创建工作,对镇区商业摊点、网吧、十字路口等进行集中治理。1-8月份,该镇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较去年分别下降了24%和30.2%。(吴城镇) 姜店乡建立农民工自我维权绿色通道 一是开展“送法进村、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共培训农民工近3000人次,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4000册。二是在乡劳保所设立农民工劳务纠纷投诉专用热线,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接待、服务和调解工作。三是由乡党政班子成员牵头,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和劳动保障所人员对全乡农民工维权情况进行调研。目前,共受理解决维权案件2起,撰写调研报告3篇。(姜店乡) 马村乡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整治村容村貌。共清运垃圾6000方,柴垛680垛,清除残墙危房50处,疏浚整理荒沟、坑塘9800平方米,粉刷墙面13.2万平方米,修剪广场花卉6000平方。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娱乐广场1座,标准化村室2所,新修道路4000米,下水道1600多米,安装健身器材14套。三是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大葱种植150亩, “三樱椒”种植260亩,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座。(马村乡) 简讯: 近日,县工商局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经营学生用品的商店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9人次,查处超范围经营商户4户,取缔无照经营2户,没收“三无”学生用品1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