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领导专页
机构设置
政府文件
建议提案办理
行政事业性收费
助企纾困
政策解读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行政许可
处罚 强制
权责清单
政府采购
重大建设项目
社会公益
重大民生信息
公务员招录
政务信息
政府工作报告
财政资金
环境保护
食品药品监管
应急管理
各部门信息公开
乡镇信息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依申请公开
申请表格下载
政务信息2010年第14期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 做好全年工作专题之六 强化管理服务 提高质量效益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县供电公司 2010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狠抓安全生产为保障,以“标准化管理年” 和“责任铸金牌”活动为载体,深化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切实从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入手,完善工作标准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加强“三个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积极创建一流供电企业,为舞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保持安全生产局面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始终把杜绝各类违章、预防各类事故作为首要任务,狠抓安全基础,严格安全监督,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安全管控水平。一是把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贯穿安全管理全过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安全辨识和防范能力。认真开展同业对标和安全性评价完善整改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把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制度全面应用到各项专业管理中。二是认真落实反事故斗争的具体内容,开展全员主动参与的反违章活动,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完善工程建设安全防控体系,全面开展作业组织专业化和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以“百问百查”、“三防十要”、“反六不”、“两票三制”为安全保障,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三是扎实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体制和物资储备,开展电力抢修、消防、防御自然灾害等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理和协调配合能力。四是加强信息网络、交通、消防安全监管和考核,严格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严防信息网络、交通和火灾事故发生。五是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配合公安部门,严打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活动,对各类树障统计造册,开展大规模树障清理活动,营造电网安全运行良好外部环境。 二、切实做好全年的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配合市公司,做好张场110千伏和董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两个工程项目一期计划投资总额高达1.8亿元,张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计划7月底竣工投运,220千伏董庄输变电工程年内开工,计划2011年10月竣工投运。两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将为舞阳电网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切实做好新一轮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三是扎实做好09年以前网改工程收尾工作。四是加快生产调度楼、辛安供电所综合楼施工进度,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 三、开展供电优质服务活动,提升营销服务品质 一是坚持“三公”调度,加强调度运行和设备管理,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坚持走访客户和电网信息发布,完善协商沟通机制。二是加强行业作风和内部诚信建设,完善供电服务监督与考核体系,延伸服务内容,着力解决客户的咨询和投诉。三是加快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建设,推行标准化、精益化服务,强化标准流程,加大考核力度。四是完善重要客户、重要场所事故预防措施和供电保障应急预案,帮助客户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安全隐患整治,保证重要客户、场所和时期的保电工作。五是着力解决“家电下乡”、农田排灌等负荷增长引发的农村配网容量不足、线径细和配电箱老化等问题,科学进行负荷监测和负荷分析活动,切实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用电问题。六是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搞好服务,重点做好县“十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的电力配套规划建设任务,为新农村、新型社区、小城镇等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四、继续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将电气化县建设、科技进步、建设智能电网作为是全县今年电网及中低压配网建设的重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科学组织实施,确保电气化建设、技术进步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五、提高精益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 一是做好市场营销分析,重点做好量价费成本分析。结合今年电价调整,产业聚集区执行直供电价的试点,落实电价政策,有效预测和防范因电价调整和电价政策不到位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组织开展营业普查和反窃电专项活动,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二是增强综合计划和财务预算执行力,巩固和深化“三节约”活动成果,大力倡导过紧日子、勤俭办企业的理念,规范月度预算管理程序,对大额投资项目进行动态管理。严格采购招标,降低采购费用,控制业务招待、会务开支预算标准。三是加强目标管理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完善以重点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经济责任制考核和日常工作有机紧密结合的激励奖惩考核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投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