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化镇“小妙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章化镇党委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为重点,坚持干部主导与群众参与同向发力、分区包干与重点督办同频共振,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探索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小妙招、新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曝光台提高重视度。2021年12月份以来,章化镇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暗访组,以村内外道路、背街小巷、前庭后院等区域为重点,不定时间、不定频率,每周对28个行政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明察暗访,深入摸排各村垃圾乱堆乱放、棚圈私搭乱建和户外旱厕、残垣断壁等整治情况,逐村过筛、逐村过硬,对暗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用水印相机记录在案,并制作成曝光视频,制定曝光方案,在次周全体干部会上进行逐村曝光。通过4期曝光视频的播出,有效提高了镇村两级干部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打消了个别支部书记的畏难情绪和观望思想。

  二是流动旗调动积极性。为全面激发各行政村推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积极性,章化镇在周观摩讲评、月汇总奖惩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旗”评比制度,每周对人居环境改善明显、综合评比排名靠前的三个行政村授予流动红旗和整治资金奖励,并邀请该村党支部书记在次周全体干部大会上做先进经验交流;对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小、综合评比排名靠后的两个行政村授予流动黑旗,并主动帮助该村党支部书记刨根问底查原因、因村制宜定举措,在倒逼该行政村切实扛稳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的同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把问题整改到位、把工作推进到位。截至目前,先后开展集中观摩4次,发放奖励资金2万多元。流动旗制度推行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特别是流动黑旗的悬挂,不仅能够让村“两委”干部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迎头赶上;更激发了该村群众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初步构建了人人支持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是信息栏根治牛皮癣。为进一步从源头治理乱贴乱画、乱刻乱涂等“牛皮癣”现象,章化镇督导各行政村,在通过墙体粉刷、标语喷绘等方式,尽快覆盖小广告,净化农村立面空间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在群众茶余饭后聚集区域、村室周边主干道附近,主动增设便民信息栏,引导企业老板、小商小贩、房屋中介等在信息栏划定范围内,规范张贴用工信息、招聘广告、寻求帮助等宣传信息,并指导镇市场监管、文明创建站所和各行政村,明确专人对便民信息进行管理更新、维护监管,既解决了铲不净、揭不完、贴不断的小广告治理难题,又避免了不良广告、虚假信息的出现,更在“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之间搭建了一个互惠、便捷的双方平台。

  四是小竹竿杜绝乱堆放。为彻底根治农户房前屋后杂乱无章、乱堆乱放等问题,章化镇以韩庄村为试点,引导该行政村村委会与村民逐一签订房前屋后管护协议,在明确院墙以外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将闲置土地交由群众按照村内统一规划自主使用和管护。在道路两侧各规划一条两米线,线内部分归村集体所有,所有杂草、柴垛、破砖、碎瓦全部拆除,并用废弃水缸、废弃轮胎扮靓道路,构建了一道独特的农家风景;线内部分统一用60公分长的小竹竿围成一个篱笆菜园,统一尺寸、统一规格,既美观、又大方,既为群众种菜栽花提供了场地,又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道相驰。

  五是小网格推动长久治。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建立健全路长制、河长制、坑塘长制,引导各行政村详细摸清村内大街小巷、荒坑荒塘的详细数据,设立镇村两级路长181个、坑塘长114个,动员农村优秀党员、积极分子、群众代表广泛参与,长久管护分包路段、坑塘,确保整治成效经得起时间检验。

  在多方努力下,章化镇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绩突出、成效明显!截至3月14日,累计组织发动群众1.1万名,动用铲车、钩机等大型机100余辆,重点对各行政村坑塘周围及村内杂物垃圾、残垣断壁、旱厕等进行集中整治,整治村内大街小巷160多条、坑塘100多个,清运垃圾杂物10万余方,拆除户外旱厕、残垣断壁、违规建筑20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