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镇:举全镇之力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

  辛安镇认真落实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精神,以建设国家健康乡镇、省级卫生乡镇为目标,举全镇之力开展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统筹全局,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辛安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同时,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各村成立2-3个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小分队,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垃圾分类我先行”“辛安是我家,美化环境靠大家”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各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主动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村民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27个村党支部书记已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60余次,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群众动员会13次,带动群众4600余人。

  三是突出重点,全面开展。组建成立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小组,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镇区道路沿线、村庄内外、房前屋后、家庭宅院、村庄公共空间、出入口、河道两侧等卫生死角等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和清运工作,以实际行动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情况,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优化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1000余人、大型机械23辆,清理门前“三堆”600余处、各类垃圾废物10余吨,规整农户庭院、房前屋后,清理道路沿线、道路空段等卫生死角239处;已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初步验收。

  四是试点先行,实施分类。在刘庄村264户、水牛刘村388户农户中启动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启了垃圾分类、收运、无害化处置新模式。镇政府新购置了一批垃圾收集桶,每家分发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等四种不同颜色垃圾桶,组织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培训,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村民每天早上8点前将分类的垃圾放置在门口,有专人收集运输到镇垃圾回收站,保证做到垃圾日清、环境卫生。两个村每天可收集处置分类垃圾3余吨,户均0.45公斤,初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处理体系,成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典范。

  五是创新模式,专款专用。参照省级新农村建设标准,建立建设项目库,以每村“1个亮点工程+N个自选工作”模式推进工作,即镇级层面结合美丽乡村规划打造1个亮点工作,水牛刘申报外墙立面改造和游园建设项目。村级层面根据村民需求建设N个小项目,既形成各村特色又普惠群众,极大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申报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建立专项资金拨付程序,由镇督导组进行快速审批,既加快专项资金合理合规拨付,又推动项目精准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花“小钱”做实事的效果。

  六是打造特色,提升质量。对接全县“工型”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推进芬张、河东郭等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在辛河路—赵大线—青岛路沿线两侧和房前屋后种植适宜树种、优质花卉,打造独具特色的田园林带花海观光带。目前,刘庄村、水牛刘村共投入资金260万元建设百亩游园、儿童乐园;刘庄村被认定为全省四美乡村、全市乡村振兴“十朵金花”示范村,水牛刘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

  七是加大督导,争先创优。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突击工作与日常工作相互结合,组建镇级环境卫生整治巡查专班,不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及卫生现状进常态监督,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在全镇27个行政村开展党支部书记擂台赛,“擂台赛”由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和各村书记担任评委现场打分镇,本次“擂台赛”以“8个没有”为标准,即没有垃圾、没有杂物及乱堆乱放、没有污水、没有畜禽粪便、没有小广告、没有残垣断壁、没有院外旱厕、没有侵街占道及私搭乱建。既检验了前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成果,又给各村支部书记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目前,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5次,擂台赛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