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乡: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文峰乡紧紧围绕市、县旅游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摆上突出位置,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立足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先行
依据《舞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方案,启动了《食用菌产业园规划》、《盐浴温泉小镇规划》、《五彩田园综合体规划》等专项编制工作。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了乡村特色旅游发展规划,确立并实施了“乡村旅游村”、“生态旅游村”、“特色旅游村”三大工程,形成了以政府指导、企业主体、村民参与的“一村一品”建设格局。
二、坚持项目带动,打造特色品牌
依托各村禀赋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民间资金投资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依托南部李斌庄香菇园和北部大汉李百菌园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招引食用菌种植销售龙头企业;加快盐都古城建设,积极引进文旅产业项目,积极推动盐都书香小镇和盐泉度假区建设;充分借助澧河生态水系滨河景观优势,坚持“一村一韵”,打造水清景美、农旅融合、居游共享的“十里香堤”。
三、注重宣传造势,全面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公众号等媒介,多层次宣传,全面展示各村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资源优势。薛村坚持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建设完成1260 平方米薛村文化广场,投资80万筹建福满薛村餐饮民俗文化园;开展薛村首届垂钓节、冬至饺子文化节、开办薛村抖音头条,宣传薛村,营造浓厚的文明乡风;筹措资金200余万元规划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主体工程已完工,基础配套设施正在有序建设中。
虽然近年我乡乡村旅游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先进乡镇比较,旅游基础薄弱 ,起步晚,发展滞后。下一步,我们坚持,一要完善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实施。紧紧围绕《舞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充分挖掘各村特色资源,统筹做好乡村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分期进行整村连片持续开发。二要整合各项资源,提升旅游品质。整合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完善乡村旅游配套功能。充分利用农村环境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配套建设乡村旅游公共设施。三要争取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主导。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随时掌握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及相关配套资金动态,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性资金;积极包装旅游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