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乡:凝心聚力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治长效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巩固整治成效,文峰乡高度重视、强化举措、突出重点,着力构建人居环境整治常治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持“高颜值”村居环境,绘出乡村振兴“美丽底色”。
一、科学高效统筹,精准分类推进。对全乡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精细化管理,实施一村一策,一村一案,由7个管理区区委书记、区长和各村共同制定完善31个村级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标准、整治时限及责任人。对各村村内房前屋后、背街小巷、村庄周边及连村道路进行重点整治,将清理出的地块、宅基地实施一宅变四园;在此基础上,聚焦交通沿线、村内角落、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四类重点区域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二、广泛宣传发动,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流动“小喇叭”、集中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深挖涌现的模范典型人物,积极开展“五星清洁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通过建立乡、村、组“净美家园”行动小组,实行党员干部“门前三包”,全乡362名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开展人居环境类党员志愿活动任务872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示范带动,激励更多群众积极投身参与到人居环境政治中来。
三、网格上下联动,常态整治管护。实行网格化联动管护,将全乡31个行政村划分为186个小网格,在网格内构建“1+10+N”的联动机制,由一名小网格长动员10名党员或村民代表带领N名群众,明确农户、网格长和党员的工作责任,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工作局面。同时,各村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党员、4050公益岗位人员、专业保洁人员组成的管护队伍,具体负责本村区域内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等,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实行精细化、标准化、可操作化的无死角管理维护,推进村级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管护落地显效。
四、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常治长效。制定完善《文峰乡人居环境卫生保洁机制》、《文峰乡星级文明户评选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机制;将全乡划分7个卫生管理片区,124名保洁员全部下沉至村组,实施全天候保洁;成立3个环境整治专项督查组,坚持“日巡查、日通报、周评比”督查管理机制,每季度组织行政村环境卫生交叉检查,建立“红黑”榜评比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同时,将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了各村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实行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使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走上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