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乡:坚持“124”工作法 切实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长效管理
马村乡:坚持“124”工作法 切实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长效管理
全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马村乡立足长效抓管护,坚持精心治理促整治,干部群众担当尽责、狠抓落实、实事求是、因村制宜,全乡上下一心、合力攻坚,村与村之间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各项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村庄沉积多年的“脏乱差”得到了彻底清理,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一是夯实“一个”网格化管护体系。按照“一网两诺三提升”的工作思路,延伸构建基层治理“乡、区、村、组、格”五级网格链条责任制,明确党委书记为一级(乡)网格责任人;管理区委书记为二级网格责任人;村书记和包村干部为三级网格责任人;各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为第四网格负责人,是环境卫生具体负责人;各小组优秀党员群众(保洁员)为网格员。全乡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以村域为基础,结合综合村庄布局、道路走向、巷道数量、居住方位等因素,将辖区划分成小组网格,做到人进格、格进片、片进区、区进网,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人干、有人管。全乡29个行政村已全部悬挂网格化管理示意图,网格化智慧平台信息录入和运行有条不紊进行中。
二是压实“两个”长效管控责任主体。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和村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网格员积极行动,全力投入到全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中,对辖区道路、沟塘、残垣断壁、背街小巷等卫生环境整治实施“挂图作战”,进行拉网式清理、台账式整治,对各沿街商铺和占道经营全面升级改造、清理整顿,对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全面清运拆除,确保全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有力有效,尽早实现“四起来”目标。通过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各级网格相互联动,相互策应,形成了“无缝化”整治管理人居环境的格局。
三是落实“四个”常态管理机制。持续广泛宣传,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加大推动移风易俗,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倡树环境卫生文明新风,营造浓厚整治氛围;严格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保洁责任制,做到门前无垃圾杂物,无污水、无污垢、无严重积尘,卫生设施完好整洁、无破坏,持续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群众环境整治责任心,调动群众长效管护参与性;探索实施环卫适当付费制度,按照“乡、村、个人各负担一部分”的原则,收取村民每人每月1元农村卫生费,用于垃圾清运、保洁工具的购置以及保洁员的工资补贴等,不断突出群众主体,发动农民群众自己动手搞清洁、搞绿化、搞建设、搞管护,努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设立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劳动力从事环境保洁员,对人居环境进行管护,将环境整治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机结合起来。
截至目前,马村乡共创建五美庭院60余户,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10450户,清理整治村内危房、残垣断壁292处,拆除户外旱厕30余处,整治乱堆乱放280余处,等等,已基本完成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净绿亮美”四起来“净”起来阶段整治任务,各项工作正在进入扫尾和验收阶段。同时全乡已经全面启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绿起来”任务阶段。
(马村乡 田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