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乡:党建引领启动“红色引擎” 春光中播种“乡村振兴的希望”
三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推开窗户,阵阵春风吹进一声声喜鹊叫声,声声悦耳,这叫声是那样的熟悉、亲切和美好,带着一腔山林空旷与寂静,带着一缕田野的清新与芬芳,又带着农民朋友的辛勤与幸福。铺开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田野林木挥洒汗水,河边湖畔晨跑舞步,麦田菜园欢声笑语,村里村外一片忙碌祥和,万亩蔬菜基地车车装载要起航,腾飞中的马村电商园单单业务要催赶……就连农家的小作坊都能嗡唱出“七色旋律”,呈现出马村乡乡村振兴的一片繁忙。
近年来,马村乡党委和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选好“领头雁”、织好“基层网”、筑牢“党建魂”的党建工作模式,持续坚实基层党建基础,助力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引擎”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力争把全乡建设成为产业兴、环境美、村风正、群众富的美丽家园。
选好“领头雁”,注入乡村振兴的活水源头。按照选好一个书记,带出一个队伍里,造福一方百姓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通过村两委换届,全乡2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肩挑”,一大批有能力、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任桥村书记辛少平激动地说道“我是村干部,如果我承诺的事做不好,那别人怎么看待党员,怎么看待村‘两委’”,如是,还有很多马村乡的“领头雁”正带领着村民奋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织好“基层网”,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堡垒”。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产业”思路,积极实施“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产业联盟党委,重点打造“党支部+群众+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联合体”,建立蔬菜、花生、养殖、莲藕、食用菌、金丝皇菊等产业链党组织6个,扶持带动全乡29个行政村成立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
筑牢“党建魂”,把好乡村振兴的“风向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马村乡时刻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以思想文化建设为推手,不断探索“党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农村发展进程。乡村振兴的各环节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武装思想,筑牢基层战斗精神堡垒,才能更好地接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