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乡:做好“四强化”工作——积极开展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

  “春从何处归,试问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春季是小麦抽芽拨穗重要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为在这一阶段提升麦田防治效率,切实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近期,马村乡借助助农“爱心小麦包”项目,扎实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

  一、强化组织,明确责任

  马村乡成立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党政办、综治办、农办等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乡长兼任,实行工作责任制,各工作片、行政村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障“爱心小麦包”顺利发放,确保全乡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

  二、强化宣传,深入指导

  通过宣传车、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村民宣传防控技术。同时,利用“爱心小麦包”发放为契机,邀请县农技师组成春季麦田管理指导小组,深入麦田,认真开展苗情、墒情、病情调查,强化田间指导,并进行施药培训指导,指导农户根据小麦不同田块的不同病虫特征,选择不同的施药品种和施药时间,科学防控,确保效果。

  三、强化监测,统防统治

  坚持防范为先,死守田间地块,及时消除隐患。建立小麦病虫害监测制度,每村确定一名监测员,及时收集本村的小麦生长情况,乡农业技术人员汇总分析后,统一组织、统一施药、统一管护,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不留盲区,严防死守。

  四、强化监督,因苗施策

  成立了由乡纪委牵头,党政办、农办等部门有关人员的督查小组,负责对全乡“爱心小麦包”发放和各村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同时,抓住现阶段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针对小麦条锈病、蚜虫病易发生的特点,要集中技术力量,采取统一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初见发生病虫害的田块,力求压低菌源,防止蔓延,及早做好应急防治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