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镇:紧抓乡贤关键点 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近年来,面对基层治理和乡风民俗引导等方面,莲花镇高度重视发挥乡贤的挖掘、培养和使用工作,推动实现基层政府、乡贤、乡村、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为全镇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是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
舞阳县莲花镇半李村乡贤郭军生,全国劳模。他从18岁开始南下打拼,经历了不少波折,经过艰苦打拼,有了一定的条件后,郭军生毅然决定回乡创业,投入到建设家乡公益事业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中。2017年脱贫攻坚以来,郭军生积极做好万豪牧业与镇政府的协调工作,配合莲花镇政府和舞阳县扶贫办实施金融带贫措施,带动全镇194户贫困户入股公司,每户每年分红500元,连续分红3年,截止到2019年,全镇194户的分红通过镇政府和扶贫办全部到位,累计共分红近30万元;同时培养贫困户内生动力,安排11位贫困户到公司就业,月收入在2000左右,解决了部分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难题,使贫困户通过自己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他整合乡贤力量,充分调动周边乡贤积极性,发动身边资源,为村镇助力移风易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和美乡村活动。坚持环保防污,他通过建成大型沼气沼液存池,免费为农户安装疏通沼液管道,根治了养殖污染问题,降低了村民肥料经费;开展民生服务,有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把助民惠民服务落到实处,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他带头捐款筹资整修全村路面,为全村道路全部安装了路灯,累计投入30多万元,解决了村民摸黑出行的老大难问题,受到村民的高度称赞。连续17年,无论肉价高低,每逢春节坚持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莲花镇敬老院和贫困户送肉,确保他们幸福过年。坚持以文化人,每年邀请漯河市豫剧团或其他演出团体到村内慰问演出,共计演出20余场,累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半李村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全村群众精神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他利用乡贤地缘、亲缘、血缘关系,事熟、人熟、地熟优势,成立村内乡贤理事会,邀请同村其他乡贤加入农村基层治理,组建先锋队伍,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积极参与家庭和邻里矛盾、宅基地、土地承包、项目征地、耕地收益等经济纠纷等矛盾排查调解工作中来,弥补了镇、村干部在调解中方式固化的短板,开创了“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的新局面,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维护莲花镇社会安全稳定。怀揣着报效家乡、带动养殖业发展的想法,身为市养殖协会会长的郭军生多次自费邀请国家、省市县畜牧专家来漯河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几年来累计培训200多场,使全市养殖业走上生态循环、健康发展之路;他坚持连续十五年在教师节慰问一线教师,每年赞助资金5万元,带去对老师的问候和关心,主动联系旅行社,多次组织学校教师在假期到景区和先进教学点进行参观学习,使半李小学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和跨越,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郭军生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立即向舞阳县慈善总会捐款5000元。为支持家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再次出资一万余元购买各类物资200余箱,捐赠给莲花镇派出所、市场监督所、卫生院及镇27个村疫情防控指挥部,用实际行动支持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一个劳模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二、育企业之龙头,添振兴之动能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成立莲花镇企业联合党支部
舞阳县莲花镇长村赵村乡贤杨新山,市人大代表,舞阳县舞莲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培育壮大当地龙头企业,主动发挥企业领先示范作用,带动县、镇、村三级乡村振兴生态不断持续向好。舞阳县舞莲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小麦收储、面粉加工股份制企业。舞莲面粉在多年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植根沃土,诚信经营、质量兴企。获得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好粮油加工企业、河南省小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河南省“智能车间”、漯河市“市长质量奖”等殊荣。 。成立莲花镇企业联合党支部,杨新山任党支部书记,发挥“党建+乡贤”模式,吸引培育一批优秀的企业党员。建厂以来,公司常年安置1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务工,带动100多个粮食经纪人和运输专业户从事小麦购销和原料、面粉、麸皮运输,每年为当地农民创收1500多万元,使这些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近几年来,舞莲面粉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万企兴万村”活动,根据地方政府安排,帮助本村建设“集体经济厂房”一座并承租20年,每年固定性给村委会租金4万元。还先后出资180多万元,为当地村庄修路、建广场、安装路灯、建塑胶篮球场、村庄绿化等,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公司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近年为慈善机构捐款,为敬老院、五保户、贫困户捐助钱物价值40多万元,年年被评为舞阳县慈善工作先进单位。还主动安置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和2名残疾人到公司就业,每月工资收入在3000元以上。舞莲面粉厂全产业链模式为引领,在全域打造订单式农业,积极与卫龙食品、冬有食品对接,为其提供原材料,通过“企业+农户”的利益捆绑机制,稳渠道、保质量、提收价,促进企业农户双赢。通过提高小麦粮食收购价格,农户每亩可增收120元以上。
三、集全镇之乡才,筑振兴之基础
一是主动“找”,健全完善乡贤“新数据”。
莲花镇党委遵循“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宗旨,广开引才之路,着力在乡土人才选拔上下功夫,积极发动各级党组织进行全面摸排、广泛推选、分类整合,梳理出“科教培训、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环境整治、文明实践”等5类乡村人才,分门别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结合本镇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量身定制人才回引政策,通过主动寻贤、上门拜访、亲情连线等方式搭建人才返乡桥梁,凝聚人才振兴合力。
二是共同“育”,扩展新乡贤回归“新路径”。
镇村两级共同发力,强化乡贤的挖掘、扶持、培育工作链实效。为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归属感,利用春节期间在外乡贤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由镇党委书记带队积极走访慰问了各类返乡优秀人才,召开乡贤人才迎春座谈会,不断巩固新乡贤在村民中的地位和正面影响力。树立“乡贤是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理念,积极鼓励乡贤回乡投资。成立服务乡贤联络和招商的专班,制定乡贤拜访计划,有针对性的奔赴乡贤发展地,实地考察招商,做好项目对接、洽谈工作,诚心诚意的为新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及其他各类公益活动创造便利条件。目前收到乡贤对象各类意见建议42条。
三是多方“聚”,建立乡贤助推发展“新模式”。
莲花镇以“能人回村”为契机,充分发现和培养乡贤,支持回乡乡贤带着资金、技术、人才和新理念参与乡村发展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家乡全面发展。莲花镇天边杨村杨志勇,投资四万多元,为村内的街道安装100多盏路灯;看到村部院内泥洼不平,影响本村形象,投资五万元,对村部院内进行了硬化;向小学母校捐赠一百多套桌椅,2022年5月出资32000元为村建村牌一座,他的爱心受到家乡的好评和领导的重视。白庄村主动抓住村内乡贤返乡时节,引领乡贤赞助举办农村春晚活动,连续五年举办农村春节联欢晚会,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积极发动拐子王村千万粉丝乡贤王龙飞,为家乡土特产带货,推动舞阳县贾湖酒业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