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袁集

  保和乡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遵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统筹安排,常抓不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依袁集村为试点,探索创新,高标准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打造出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袁集。

  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立足名人故居、地域自然风貌和产业优势,突出人文历史和主导产业,降低改造成本,聘请专业文化创意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对村庄房屋、道路、坑塘、亭台流水等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利用村内闲置房屋,高标准规划建设改造民宿项目,既凸显特色,又与村庄底蕴相宜,乡村景观已初显。

  二、凝聚力量,激活民众

  摒弃以往“先筹钱后整治”的旧思维,倡树“整治后再筹钱”的新理念,采取村级自筹、乡贤支持和乡财政兜底建设的资金筹措模式。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印发《致广大村民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教育提升全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和信心,动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建“五美庭院”活动,全村共清运垃圾300多堆,整治污水坑塘2个,拆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72处,整治荒沟荒片12处,248户农户进行了户厕改造。

  三、拓展内涵,融合发展

  (一)产业兴旺:村庄四周实现产业全覆盖,村南牡丹种植面积200亩,春季牡丹花海景观,秋季甘蔗林景观。村北葡萄采摘、垂钓农家游园初显特色,葡萄种植达1100亩。利用产业发展优势,坚持倡导产业景观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入园采摘、田园旅游模式,举办采摘节,开展畅游牡丹花海采风活动,周末入园采摘游客可达千人次,演绎 “三农”景观,产业发展知名度、影响力全面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富裕幸福。

  (二)生态宜居:结合村民房前屋后栽植花卉、青竹的生活习性,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绿化成果,坚持生态优先,建管并重,秉承“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建设结构合理、乔灌花草科学配置的村庄绿化体系。全村绿化道路10公里、绿化面积达60公顷,道路绿化率100%,绿化树木成活率达98%,全村的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呈现出了一派绿色文明的生态景象。

  (三)乡风文明:开展“四好”(好学生、好媳妇、好心人、好创业典范)典型人物评选和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制订卫生管理制度等。引导全村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文明卫生户和“四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制作文明宣传图画,教育引导村民遵守道德规范,文明氛围浓厚,民众精神文明素养全面改善提升。

  (四)治理有效:一是组建卫生保洁员队伍,做到定岗定人,签订农户房前屋后“五包”责任制,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二是制订村规民约,实行“三变”改革,成立村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置业合作社和乡村旅游合作社等,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三是立足王文元故居,打造文化文明袁集,复原名人故居风貌,打造乡村书吧,高标准整治装砌坑塘,设计建造独特的仿古村牌,乡村独有风韵日益凸现。四是突出乡村素朴格调,以传统灰白色为基调,房屋实行粉刷照白,全村呈现清白古朴厚重之意。

  (五)生活富裕。村内主导产业葡萄花卉种植和加工业蓬勃发展,带动全村民众发展经济,民众衣食住行和文明素养不断加强,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群众幸福健康,安居乐业,生产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