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保局持续深化行风建设不断提升医疗保障能力
为切实增强全县医疗保障能力,持续巩固和扩大医疗保障惠民服务成果,推进全县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树立全县医疗保障系统“忠诚、干净、担当、为民”的良好形象,近期,县医保局持续深入开展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活动。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摸清底数、实情的基础上,结合医保经办工作实际,进一步压减办理事项、优化流程,减少无谓证明、缩短办理时限。持续清理医保部门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不符合国家和我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度规范,探索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个性化经办服务规范,实现县级经办规定的有效整合和服务规范的全面优化。健全完善行风工作考评机制、经办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和经办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平稳有序、运转高效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行风建设制度体系。深入推进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落地落实,建立健全医保“综合柜员制”和经办服务监督、评价、考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全力打造优质服务窗口。结合《河南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服务规范》《河南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试行)》《河南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试行)》,制定符合我县经办服务流程,取消不合理证明材料和手续,并向社会公示。持续推进“互联网+医保”,将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延伸到互联网端和移动终端,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推动政务服务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实现“聚合办”。持续改造完善窗口便民设施,优化窗口功能布局,科学配置服务资源,减少群众现场办理等侯时间。落实服务大厅带班值班制度,推行场景监控、现场评价,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窗口服务满意度。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统一医疗保障官方标志、徽标和定点医药服务机构标识,规范窗口运行机制,推动窗口服务提档升级。
三是着力解决经办服务问题。针对经办人员服务态度差、办事体验“不舒心”和投诉渠道“不畅通”、处理结果“不满意”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改变僵化服务、墨守成规倾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探索推进经办服务向乡村、社区下沉,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积极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舒适、贴心服务。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办事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过长、要求开具奇葩证明、群众多头跑来回跑、办理结果严重偏颇失实等问题,坚决查处突破大众认知和群众心理底线的问题。在全县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支撑医保工作框架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全县医保系统组织开展网上岗位练兵活动,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培养业务精、技能强、能力优的业务骨干,在全系统营造学业务、学理论、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四是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认真排查整治全县医疗保障系统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服务管理问题,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抽查、飞行检查、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各服务窗口进行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及时发现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健全完善行风建设约谈制度,对在明查暗访中发现的办理事项目录清单不清晰、推进工作进度慢等突出问题,由县行风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约谈,或责成其向县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说明情况。始终坚持正风肃纪,坚决纠治医疗保障服务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逐一排查经办机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违纪、违法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落实。对涉嫌违纪违法的行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处置,做好与本级纪委监委的汇报沟通,及时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