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全方位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法治先行。近年来,县司法局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等职能作用,找准法治服务和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全县贫困村大力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和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打好法治“组合拳”,为舞阳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全省第一个脱贫摘帽的省级贫困县提供了全方位的法治服务和法治保障。

  一、送法进村入户抓实普法教育

  将普法宣传教育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创新普法方式,打造具有舞阳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品牌。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整合普法资源,深入开展“服务脱贫攻坚普法行”系列活动,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普法宣传150多场次,制作法治宣传挂图5000多张,向群众免费发放《脱贫攻坚法律知识读本》1万册、宣传资料2万多份、宣传手袋5000个,解答法律咨询900多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多人次。在工作中,县司法局重点向困难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婚姻家庭、抚养赡养、土地承包转让、外出务工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利用周四扶贫日等活动,以贫困村为重点,积极向困难群众宣讲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做到了扶贫先扶志、思想先脱贫。同时,切实加强贫困村法治文化设施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贫困村建设法治文化广场15座,让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姜店乡徐庄村、保和乡袁集村等多个贫困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村。

  二、化解矛盾纠纷营造优良环境

  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专职人民调解员选任,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农村基层,为脱贫攻坚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县司法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将老人赡养、公共服务、土地承包、房屋拆迁、产业扶贫等项目作为矛盾调解的重点,组织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累计帮助困难群众调处脱贫攻坚方面矛盾纠纷100余起,集中解决了一批脱贫攻坚过程中土地流转、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既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激化和各类上访事件的发生,又使矛盾双方群众安心发展生产,实现了纠纷村内化解,乡风文明社会稳定,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石。

  三、加强法律援助温暖困难群众

  县司法局严格遵循“应援尽援、尽援优援”的原则,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在硬件建设上,将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迁至县为民服务中心大厅,所有法律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在乡、村两级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站(室),14个乡镇398个村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群众不出村即可享受法律服务。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不再要求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减轻证明负担,累计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00多件,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组织开展公证便民利民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预约办证、上门送证,减免费用等服务,减免公证、司法鉴定等费用4万多元,得到困难群众的赞誉和肯定。

  四、帮扶“特殊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县司法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落实社会救助、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险等政策,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全面摸排全县社区服刑人员与刑满释放人员中的贫困人口,做好法律援助、对口帮扶、创业引导,以社区矫正“正心”行动为契机,组织社区矫正人员1000多人次参与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劳动300多次,既让他们懂得自食其力的重要性,又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提高了社区矫正教育改造质量,社会效果良好。

  五、驻点精准扶贫确保决战决胜

  制定出台了《舞阳县司法局法治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舞阳县司法局法治扶贫服务指南》等系列文件和工作台账,坚持举全局之力、集群协同作战的扶贫工作模式,向7个村派出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指导员)和帮扶责任人16名,统筹全系统的力量,协调投入各类资金80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发展产业扶贫项目7个,协助贫困户办理法律服务事项300多件,助力7个驻点帮扶村全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困难群众致富路子进一步拓宽。

  脱贫攻坚、法治先行。近年来,县司法局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等职能作用,找准法治服务和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全县贫困村大力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和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打好法治“组合拳”,为舞阳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全省第一个脱贫摘帽的省级贫困县提供了全方位的法治服务和法治保障。

  一、送法进村入户抓实普法教育

  将普法宣传教育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创新普法方式,打造具有舞阳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品牌。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整合普法资源,深入开展“服务脱贫攻坚普法行”系列活动,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普法宣传150多场次,制作法治宣传挂图5000多张,向群众免费发放《脱贫攻坚法律知识读本》1万册、宣传资料2万多份、宣传手袋5000个,解答法律咨询900多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多人次。在工作中,县司法局重点向困难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婚姻家庭、抚养赡养、土地承包转让、外出务工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利用周四扶贫日等活动,以贫困村为重点,积极向困难群众宣讲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做到了扶贫先扶志、思想先脱贫。同时,切实加强贫困村法治文化设施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贫困村建设法治文化广场15座,让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姜店乡徐庄村、保和乡袁集村等多个贫困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村。

  二、化解矛盾纠纷营造优良环境

  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专职人民调解员选任,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农村基层,为脱贫攻坚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县司法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将老人赡养、公共服务、土地承包、房屋拆迁、产业扶贫等项目作为矛盾调解的重点,组织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累计帮助困难群众调处脱贫攻坚方面矛盾纠纷100余起,集中解决了一批脱贫攻坚过程中土地流转、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既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激化和各类上访事件的发生,又使矛盾双方群众安心发展生产,实现了纠纷村内化解,乡风文明社会稳定,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石。

  三、加强法律援助温暖困难群众

  县司法局严格遵循“应援尽援、尽援优援”的原则,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在硬件建设上,将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迁至县为民服务中心大厅,所有法律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在乡、村两级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站(室),14个乡镇398个村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群众不出村即可享受法律服务。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不再要求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减轻证明负担,累计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00多件,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组织开展公证便民利民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预约办证、上门送证,减免费用等服务,减免公证、司法鉴定等费用4万多元,得到困难群众的赞誉和肯定。

  四、帮扶“特殊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县司法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落实社会救助、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险等政策,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全面摸排全县社区服刑人员与刑满释放人员中的贫困人口,做好法律援助、对口帮扶、创业引导,以社区矫正“正心”行动为契机,组织社区矫正人员1000多人次参与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劳动300多次,既让他们懂得自食其力的重要性,又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提高了社区矫正教育改造质量,社会效果良好。

  五、驻点精准扶贫确保决战决胜

  制定出台了《舞阳县司法局法治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舞阳县司法局法治扶贫服务指南》等系列文件和工作台账,坚持举全局之力、集群协同作战的扶贫工作模式,向7个村派出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指导员)和帮扶责任人16名,统筹全系统的力量,协调投入各类资金80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发展产业扶贫项目7个,协助贫困户办理法律服务事项300多件,助力7个驻点帮扶村全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困难群众致富路子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