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舞阳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奖补项目实施前实施方案公示
2023年舞阳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奖补项目实施前实施方案公示
根据衔接资金项目公告公示有关规定,现对2023年舞阳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奖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前公示,公示期10天(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0日),敬请监督。
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舞阳县乡村振兴局 彭亚奇
公示单位:舞阳县乡村振兴局
通讯地址:舞阳县人民路中段
监督电话:0395-7227558
电子邮箱:wyxxczxj7227558@163.com
舞阳县乡村振兴局
2023年2月1日
2023年2月1日
2023年舞阳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奖补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国乡振发〔2021〕3号)、《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豫乡振〔2021〕11号)和《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河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支持项目申报入库指南>的通知》(豫乡振〔2022〕5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体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资源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三个转向”,按照《舞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等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舞阳县位于漯河市西部,地处平原,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20万吨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收获水平达93%以上(其中籽粒机收率达到83%以上)。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直以来,舞阳县玉米种植密度长期徘徊在每亩4000株左右,由于生育期内旱、涝、寡照及大风等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加之玉米生长过程中调控手段有限,玉米产量较低。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模式,通过六项核心环节:导航精量播种、提高群体整齐度,利于通风透光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滴水齐苗,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苗期控制水肥投入,蹲苗促进根系下扎;水肥一体化,水与肥料按需分次施用,满足玉米生长并有效维持物质生产能力;拔节期化控调节,控制基部茎节伸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病虫防治,包括精准包衣、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控制叶片斑病、螟虫和茎腐病等的发生。该模式在各个生产环节解决密植植株倒伏、空秆和秃尖、早衰等问题,可实现玉米的高产目标。
三、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2023年舞阳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奖补项目
(二) 项目类型:产业发展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实施地点:舞阳县14个乡镇
(五)建设任务:统筹使用100万元,用于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项目。采用土地托管形式推广玉米密植高产和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施玉米密植、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每亩奖补200元。
(六)投资概算:100万元
(七)资金来源(资金筹措方式):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八)实施期限:2023年6月至 2023年10月
(九)责任单位:舞阳县乡村振兴局
四、奖补程序
(一)申报。符合奖补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所在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各乡镇组织填报项目申报资料,并对提出申请的奖补对象进行逐一初验核实。
(二)推荐。各乡镇政府对辖区内拟申报奖补主体进行审核后,在申报表签署意见,并以正式文件上报县乡村振兴局。
(三)抽查与初审。县乡村振兴局组建工作专班对每个申报主体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合格的提交下一轮复核。
(四)复核。由乡村振兴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乡镇上报的奖补对象进行论证、评审和验收,确定拟奖补相关工作。
(五)报批。经县巩固专班办公室研究同意并审批后,对拟进行的奖补对象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资金拨付。
五、预期绩效目标
项目实施后,通过实施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每亩可提高单产200公斤,本项目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预计增加产量1000吨,按每公斤2.25元计算,可增加群众收入225万元,同时可以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可直接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通过新技术推广应用可引导带动全县群众实施玉米高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收,有利于“三个转向”,衔接乡村振兴。
七、项目管理和组织保障
(一)规范资金管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强日常监管,建立资金台帐及项目推进台帐,及时按规定时间和用途规范使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等,项目实施后及时报送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
(二)健全公示制度。坚持和完善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将资金分配、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通过政府网、公示栏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每次公告公示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天,政府网公告公示保持长期公开状态。提高资金的分配、使用透明程度。
(三)加强组织保障。项目实施单位强化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并明确分管副职和具体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并同所在地乡镇政府和财政、审计部门等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督,保证资金安全有效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
一、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舞阳县位于漯河市西部,地处平原,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20万吨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收获水平达93%以上(其中籽粒机收率达到83%以上)。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直以来,舞阳县玉米种植密度长期徘徊在每亩4000株左右,由于生育期内旱、涝、寡照及大风等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加之玉米生长过程中调控手段有限,玉米产量较低。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模式,通过六项核心环节:导航精量播种、提高群体整齐度,利于通风透光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滴水齐苗,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苗期控制水肥投入,蹲苗促进根系下扎;水肥一体化,水与肥料按需分次施用,满足玉米生长并有效维持物质生产能力;拔节期化控调节,控制基部茎节伸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病虫防治,包括精准包衣、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控制叶片斑病、螟虫和茎腐病等的发生。该模式在各个生产环节解决密植植株倒伏、空秆和秃尖、早衰等问题,可实现玉米的高产目标。
三、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2023年舞阳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奖补项目
(二) 项目类型:产业发展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实施地点:舞阳县14个乡镇
(五)建设任务:统筹使用100万元,用于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项目。采用土地托管形式推广玉米密植高产和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施玉米密植、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每亩奖补200元。
(六)投资概算:100万元
(七)资金来源(资金筹措方式):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八)实施期限:2023年6月至 2023年10月
(九)责任单位:舞阳县乡村振兴局
四、奖补程序
(一)申报。符合奖补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所在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各乡镇组织填报项目申报资料,并对提出申请的奖补对象进行逐一初验核实。
(二)推荐。各乡镇政府对辖区内拟申报奖补主体进行审核后,在申报表签署意见,并以正式文件上报县乡村振兴局。
(三)抽查与初审。县乡村振兴局组建工作专班对每个申报主体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合格的提交下一轮复核。
(四)复核。由乡村振兴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乡镇上报的奖补对象进行论证、评审和验收,确定拟奖补相关工作。
(五)报批。经县巩固专班办公室研究同意并审批后,对拟进行的奖补对象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资金拨付。
五、预期绩效目标
项目实施后,通过实施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每亩可提高单产200公斤,本项目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预计增加产量1000吨,按每公斤2.25元计算,可增加群众收入225万元,同时可以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可直接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通过新技术推广应用可引导带动全县群众实施玉米高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收,有利于“三个转向”,衔接乡村振兴。
七、项目管理和组织保障
(一)规范资金管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强日常监管,建立资金台帐及项目推进台帐,及时按规定时间和用途规范使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等,项目实施后及时报送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
(二)健全公示制度。坚持和完善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将资金分配、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通过政府网、公示栏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每次公告公示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天,政府网公告公示保持长期公开状态。提高资金的分配、使用透明程度。
(三)加强组织保障。项目实施单位强化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并明确分管副职和具体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并同所在地乡镇政府和财政、审计部门等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督,保证资金安全有效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
2023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