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岗寺遗址
阿岗寺遗址位于马村乡岗寺自然村西北隅,北临泥河,四周皆为平地,是一处长期人类活动堆积的高出地面二到三米的大型台地,经勘查,总面积约三十四万平方米。1954年,由任桥小学教师赵学甫发现。遗址中部早年被挖深沟一条。断壁上可看到厚达二到三米的文化层,断壁上发现有大量房基、灰坑、窑址等。遗物有红陶、彩陶、黑陶、篮纹陶等,采集的文物及标本有:石斧、齿刃石镰、石铲、石凿、石镞、纺轮、陶球、网坠、陶拍、红陶簋、镂孔豆、钵、黑陶觚、陶支脚、罐、黑陶壶、汉代板瓦、瓦当等,同时还发现有象骨、大量鹿角化石以及碳化稻米等。从出土器物特征看,这里包含着裴李岗、仰韶、龙山直到汉代等文化遗存。是一处文化序列完整、内涵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调查材料先后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四、五、十一期、《考古》杂志1956年第五期进行介绍。1963年6月20日,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树标保护,1965年建立文物保护小组。
开元寺
位于舞阳县博物馆内,现仅存大殿拜殿各五间,开元寺碑石无存,从其殿内现存的八个覆盆式柱础特征看具有唐代特征,后经历代重修。据道光《舞阳县志》记载,明正德、嘉靖、万历、崇祯,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历代多次重修。原来建筑有山门、拜殿、地藏殿、钟鼓楼、大悲阁、阎君殿等。民国以来,寺内佛象拆除,设开元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豫西行政干部学校。1956年县机械厂搬入。1984年元月,依法收归县文物部门管理。
大殿进深三间,面阔五间,为悬山顶,前檐下施斗拱十四朵,前金柱为四根深浮雕盘龙青石柱。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紧依正殿,正面饰木棱门窗,弧形脊,悬山顶,上覆灰筒、板瓦。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舞阳城内西街,总面积3876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大殿五间,威灵殿五间,前院东、西廊房各六间,后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威灵殿东西两侧有火星祠、三丰祠、化生词各三间,1984年,舞阳县人民政府依法将其收归文物部门管理,辟为舞阳县博物馆。据明嘉靖重修城隍庙记碑记载,城隍庙始创于元,毁于兵戈战火,重建于明洪武九年(1377)。现将建筑物现状简述于下:
1.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歇山顶,弧脊,为单檐六架椽,檐下四周共施斗拱24朵,散斗呈菱形。山面施平梁两架,均置于悬柱之上。四角翼角升起,内施斜梁及老角、子角梁、隐角梁。整个建筑由四根角柱,12根檐柱擎撑,屋面覆以灰筒、板瓦、始建于明正德年间。
2.威灵殿。在拜殿后,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有付阶的悬山顶殿堂建筑,梁柱高大,气势雄伟,山面有博风板及悬鱼。四周檐柱及山面梁架皆隐墙内内,柱础上雕以莲花、璎珞图案,前边门窗,上中下槛均重新装修。
3.寝宫。面阔五间,位于威灵殿后,前廊式殿宇建筑,进深两间,前檐下施斗拱14朵,均为下昂五铺作,悬山顶,顶覆板瓦。正脊二吻吞脊前视。边有东、西厢房各三间。
城隍庙建筑物本身不仅是一组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37年,范文澜、姚雪垠等领导的河大战时教育工作团曾在这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也在此成立,后来这里称西大会,是全县召开会议的场所,后为机械厂占用,1984年辟为舞阳县博物馆馆址。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北舞渡镇贾湖村东,为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始发现于六十年代初,总面积达五万五千平方米。1983至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前身)由张居中先生等带队,先后在此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科学发掘。2001年春和2013年秋,中国科科学技术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舞阳县博物馆联合又对遗址进行了第七次和第八次发掘,八次发掘,共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一大批珍贵的遗迹、遗物,出土文物数千件。发现的遗迹有房址、墓葬、陶窑、灰坑、窖穴、壕沟、埋狗坑等。遗物有生活的圆腹、折肩的红陶壶、三足陶钵、陶鼎、陶罐、陶杯、骨针、绿松石串饰、坠饰等;陶器多为泥质和夹砂红陶;有反映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齿刃石镰、石磨盘、磨棒等;有反映原始崇拜及巫术仪式的杈形骨器、骨笛、龟甲及内装石子;有反映渔猎生活的骨镖、骨镞、网坠等。另外还发现有碳化稻米、植物果核和动物遗骸等。
贾湖遗址发掘的意义:贾湖遗址的重大发现,对研究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稻作农业起源、音乐起源、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原始契刻与汉字起源、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专家研究的成果表明,贾湖遗址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对研究我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史、酿酒史、文字史、农业史以及家畜起源、卜筮起源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重大发现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著位置。
现将贾湖遗址的重大发现介绍于后:
(1)贾湖乐器骨笛的发现。
在贾湖遗址发掘过程中,前后共出土骨笛四十余支,经鉴定系用鹤的尺骨制作而成,时期不同,形制不同,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分,长度在18—26厘米之间,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经专家测试,已具备七声音阶,能完整地吹奏出民间乐曲《小白菜》等乐曲,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至今仍能吹奏的乐器实物。
(2)酿酒材料的发现。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对贾湖出土陶器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表明:贾湖先民已掌握了酿酒技术,所用的原料为稻米、蜂蜜、山楂等,比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伊朗发现的酒早一千多年。
(3)契刻符号的发现。
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石器、陶器上发现十多例刻符。经专家研究,这些刻符已具备文字的性质,其刻画方式与安阳殷墟出土甲骨文极其相似,被认为是汉字起源最早的的实物证据。
(4)稻做农业的出现。
在贾湖遗址的灰坑内出土了一大批碳化的稻米和野生稻米,经鉴定,这些稻米多为人工栽培稻,并出土了与农业相关的石铲、石镰、石磨盘、磨棒等。研究证明这里曾是我国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5)家畜饲养已经出现。
经对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鉴定,部分动物已被驯养,主要是猪、狗、羊等。
(6)原始崇拜已经产生。
舞阳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遗址中出土一大批如龟腹内装石子、叉型器、柄形器等遗物。根据民族学材料研究,这些遗物应为原始先民祭拜和巫术仪式上使用的器物。由此说明贾湖先民已有了原始崇拜意识。
我县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较多。目前,全县已发现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重要文物点80余处。根据漯政[2008]61号文件,我县有8处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如下:
一、古遗址(共计1处)
序号 名 称 时 代 地 址
1 大悲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舞阳县吴城镇惠庄村
二、古墓葬(共计2处)
序号 名 称 时 代 地 址
2 樊哙墓 西汉 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
3 狄青墓 北宋 舞阳县辛安镇青冢集村
三、古建筑(共计5处)
序号 名 称 时 代 地 址
4 简城高楼 清 舞阳县章化乡简城村
5 马王庙戏楼 清 舞阳县北舞渡镇舞阳县第二高中
6 榆林张三烈宅院 清 舞阳县章化乡榆林村
7 姜店琉璃庙大殿 清 舞阳县姜店乡政府澧河北岸
8 闯王殿 明 舞阳县北街老鞋厂
舞阳县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序号 名 称 级 别 位置 公布时间
01 贾湖遗址 国家级 北舞渡镇贾湖村 2001年
02 阿岗寺遗址 省级 马村乡岗寺村 1963年
03 彼岸寺大殿 省级 侯集乡卢郭村 1986年
04 山陕会馆牌楼 省级 北舞渡镇南街 1985年
05 湖南郭遗址 省级 侯集乡郭庄村 1986年
06 大岗遗址 省级 侯集乡郭庄村 2000年
07 城隍庙、开元寺 省级 县城西街 2000年
08 东不羹城遗址 省级 章化乡古城村 2000年
09 当铺(天爷庙) 省级 北舞渡镇文昌街 2000年
10 闫刘遗址 县级 侯集乡闫刘村 1980年
11 白马寺遗址 县级 马村乡马南村 1980年
12 太尉邢庄遗址 县级 太尉乡邢庄村 1980年
13 周汉故城 县级 县城 1980年
14 小庄古墓 县级 文峰乡小庄村 1980年
15 瑶璋古墓 县级 辛安镇瑶璋村 1980年
16 高庄古墓 县级 辛安镇高庄村 1980年
17 纸坊周古墓 县级 文峰乡纸坊周村 1980年
18 高庄古墓 县级 北舞渡镇篙庄村 1980年
19 修建澧河桥碑 县级 孟寨乡下澧村 1980年
舞阳县一般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序号 名称 时代 位置
01 张王庄遗址 裴李岗一仰韶 马村乡张王庄村
02 吴城遗址 新石器一商 吴城镇林庄村
03 太尉东岗遗址 仰韶一龙山 太尉乡东南20米
04 寺屹当遗址 龙山一商 北舞渡镇湾刘村
05 善德遗址 龙山一商 太尉乡善德王村南
06 文峰岗遗址 龙山 舞泉镇高庄村
07 黑郭遗址 龙山 孟寨镇黑郭村
08 章化寺遗址 龙山 章化乡章化村小学院内
09 高庄遗址 新石界 辛安镇高庄古墓周围
10 卸店遗址 商 保和乡卸西村西
11 楼屹当遗址 商 吴城镇楼屹当村
12 岭谢遗址 龙山 章化乡镇岭谢村
13 河岸张遗址 新石器 孟寨镇河岸张村西南
14 孙庄遗址 裴李岗 太尉乡孙庄村
15 杨天池遗址 新石器 姜店乡杨天池村
16 尚庄西岗遗址 新石器 北舞渡镇尚庄村西
17 庙张遗址 商 太尉乡庙张村博
18 黄连寺张遗址 商 孟寨镇黄连寺张西
19 玉皇庙遗址 莲花镇玉皇庙村东
20 吴城北高遗址 商 吴城镇北高村西北
21 路店遗址 商 姜店乡路店村西门外
22 显王遗址 商 侯集乡显王村北
23 胡郭城遗址 春秋 莲花镇胡城集村
24 简城遗址 春秋、战国 章化乡简城村
25 霸王城遗址 周、汉 保和乡马岗村
26 李吉墓群 战、汉 章化乡李吉东南
27 潘庄墓群 汉 马村乡潘庄村西
28 绰陈墓群 汉 马村乡绰陈村北
29 莲花镇墓群 汉 莲花镇东50米路南
30 前王墓群 汉 侯集乡前王村
31 大岗墓群 汉 侯集乡大岗村北
32 李吉西墓群 汉 章化乡李吉村西
33 朱庄古墓 汉 章化乡朱庄村西北
34 套楼汉墓 汉 章化乡套楼村白灌渠西
35 擂鼓台古墓 盂寨镇擂鼓台孙村
36 焦村寺大殿 明、清 九街乡三王村
37 天爷庙 清 北舞渡镇文昌街
38 简城高楼 清乾隆 章化乡简城村
39 北舞渡当铺 清光绪 北舞渡镇文昌街
40 卸店戏楼 清 保和乡卸西村街北
41 樊哙祠 清 北舞渡镇篙庄村东北
42 创建梅湾河堤石坝碑民国 章化乡梅湾村石坝上
43 重修简城龙头庵碑 明嘉靖 章化乡简城村
44 路店响石碑 明嘉靖 姜店乡路店村东
45 修华岩寺碑 清同治 文峰乡齐礼村北塘河桥上
46 重修关帝庙记 清同治 北舞渡南街小学院内
47 时谨斋功德碑 民国 县博物馆
48 时雨学社旧址 北舞渡当铺院
49 舞阳县国共合作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北舞渡镇舞阳二高院
50 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救国会旧址 县博物馆(城隍庙)院内
51 刘少奇留宿处 九街乡苗庄村
52 三千老婆闹定陵旧址 北舞渡镇天爷庙院内
53 沈东平烈士墓 太尉乡林庄村西100米
54 董仲衡烈士墓 姜店乡董寨西南500米